【帮助】 【退出】
kf
ico 临时用户13.58.117.102, 10.120.12.84, 10.119.6.218
在线客服

实验数据及结果提交实验空间成功

实验数据及结果提交实验空间失败

实验报告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实验时长 实验成绩 完成状态

温馨提示

不支持当前浏览器/模式,推荐使用Chrome、Firefox、360(极速模式)浏览器。

实验浏览量:1420

激光非接触测量真空条件下膜结构的振动模态虚拟仿真实验

本次实验用时:0时0分

实验要求

一、实验背景

薄膜结构是一种轻柔可折叠展开的空间结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建筑中的大型结构,如薄膜太阳能电池阵,薄膜天线以及太阳帆、平流层飞艇,以及各类超大型建筑膜结构。由于薄膜是一种非线性的粘弹性材料且其质量轻,大变形振动、空气环境及张力会对薄膜结构的振动模态特性等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膜结构的真空下振动特性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振动相关的测量技术,同时也给学生展现了工程应用实践中的实验研究,让学生从实验学习中获取更具工程应用价值的结果和规律,提升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兴趣。

针对膜结构的真空下振动特性实验,传统的振动模态试验手段会对膜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质量影响,同时很难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操作实现,而激光测振系统则可以通过非接触测量有效的解决上述难点。激光测振系统是一般力学实验研究中前沿尖端的振动实验设备,其主要优势是非接触测量,可以实现工程应用中涉及到的高低温、真空环境等极端情况下的振动测量,同时避免了接触测量对被测结构的刚度以及附加惯性等影响,从而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以及汽车等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广泛应用。

由于真空环境制造难,测试规模大,测试仪器昂贵,具有实验高危险、高成本、试验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很难组织实体教学。传统教学通过短时间内现场参观,缺少实验过程环节,学生很难掌握薄膜结构动力学特性的激光测振方法。因此借助先进的虚拟仿真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项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一级力学学科、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等的学科优势与优质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虚拟仿真技术,以工程问题为导向,建设激光非接触测量真空状态下薄膜结构的振动模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设计了薄膜结构应用背景介绍、虚拟测试系统搭建和3D漫游、测试参数设置、振动模态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等实验模块。学生通过分步骤进行学习和考试模式,加深学生对轻柔结构振动模态测试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不断“试错”的实验操作,实现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式学习,通过交互操作体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激光测振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学会激光测振系统的操作

2、掌握膜结构振动实验的系统搭建

3、真空罐的操作和真空度的控制

4、掌握薄膜结构振动模态的测量和分析

5、分析研究不同真空度条件下薄膜结构的振动模态特性及规律

三、实验内容

1、搭建真空膜结构振动的实验测量系统

2、测量不同真空度下的膜结构振动频率和振型

3、记录不同真空度下膜结构各阶模态频率,并画出频率随真空度变化规律的曲线,最后利用膜结构振动理论公式给出理论结果对比分析

四、实验教学方法

1、虚拟实验通过网络化,每个学生都可以远距离进行实验,得到大型实验的真实的体验。

2、通过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答、实验报告撰写来考核学生,巩固实验效果。

3、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实验。

4、激光测振设备测点移动和工程结构振型演示等丰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以便学生亲临感受。

5、测量、分析和控制的软硬件结合,符合实际工程。

6、通过参数调整,得出理论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7、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实验模块,让学生掌握独立实验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在线考核模块,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的系统搭建和操作步骤过程,并对其进行评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膜结构尺寸、膜结构张力数值、真空度数值,同时记录各真空度下的膜结构振动频率和对应振型。学生通过记录的模态频率数据绘制膜结构随真空度变化下的频率变化曲线,通过记录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理论公式计算该平面张拉膜结构的空气影响系数α。最终学生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将该实验的试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原始数据、试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曲线及振型、实验分析以及实验思考总结等进行文本表述并提交。

  • 激光非接触测量真空条件下膜结构的振动模态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内容 报告附件上传,格式要求:pdf

激光非接触真空条件下膜结构的振动模态

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1. 实验目的
    1. 学习和了解膜结构的工程背景、振动原理和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专业视野;
    2. 学习和掌握真空条件下膜结构振动试验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学习激光多普勒测振仪的原理和仪器使用,掌握现代先进测试技术;
    4. 掌握薄膜结构振动模态测试和分析方法,锻炼学生大型试验能力;
    5. 学习和掌握不同真空条件下膜结构的振动模态特性及规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
    1. 搭建真空膜结构振动的实验测量系统
    2. 测量不同真空度下的膜结构振动频率和振型
    3. 记录不同真空度下膜结构各阶模态频率,并画出频率随真空度变化规律的曲线,最后利用膜结构振动理论公式给出理论结果对比分析

 

  1. 实验器材
    1. 实验材料

本项目试验对象为平面张拉膜结构,预设参数包括膜结构的尺寸、密度、各方向预拉张力、标准大气压以及不同真空度条件等,其中各参数预设值如下表1所示。

表1 薄膜材料参数

参数

平面张拉膜

尺寸

680×680×0.075mm

材质

AL材质,弹性模量为2.3Gpa,泊松比0.36

密度

1621kg/m3

预拉张力

X方向20kg,Y方向14kg

真空度

0、-51.3、-61.3、-71.3、-81.3、-91.3、-93.3、-95.3、-97.3、-99.7kpa

标准大气压

101.3kpa

 

完成该项目用到的实验材料包括AL平面膜、激光反光片、502速干胶等。

  1. 测试仪器设备
    1. 如图1所示,真空罐。
    2. 激光测振系统 PSV300
    3. 加载电机,激振器,功率放大器,张力测控系统等.

 

  1. 实验原理
    1. 薄膜振动原理及空气影响因子

       将薄膜结构安装支架上,使用电机对薄膜四边施加一定的张力,并将其放入在真空罐。通过空气压缩机调节真空罐内的真空度,获得真空环境。利用激振器扫频激励薄膜结构,同时使用扫描式激光测振系统通过真空罐的透明观察窗实现进行薄膜振动测量,并通过模态分析软件得出薄膜的频率特性和振动模态。通过调节真空罐的真空压力,最终获取不同真空度下的张拉膜结构模态频率和规律。并且可以确定气压对膜结构振动频率的影响因子α

矩形张拉膜结构的振动可以认为是二维波动齐次定解问题:

 

其中:u=u(x,y,t)为波动位移,矩形膜的边长为l,σ2=1/ρh,ρ为膜的体密度;h为膜的厚度,为方向x的线预拉力,为方向y的线预拉力

利用分离变量法定义:

u(x,y,t)=X(x)Y(y)T(t)                  (4) 

由于X(x)≠0,Y(y)≠0且T(t) ≠0

记常数为-a,为-b

既得

求解可得

 

将常数值代入式(5),有

 

由此可得该膜振动的模态频率为

 

采用附加质量法来估算空气环境下的矩形膜振动频率的方法:

设双向张拉矩形膜的也为气压影响因子,即:

                                                   

P为气压。

根据附加质量法的理论,空气阻力效应可以用一个附加质量项表示,那么考虑空气阻力效应的膜结构自振频率表达式如下:

                                 

其中,

 由此可以计算不同真空度下膜结构的各阶固有频率。

所以,通过实测不同真空度下膜结构的各阶固有频率,就可以计算出气压影响因子。这样可以对不同材料和厚度规格薄膜的气压影响因子进行测量。

  1. 模态测试原理

当被测膜结构在一定约束、张力和真空环境条件下激励振动,利用激光测振系统非接触测量膜面各点的振动信号,与激振器激励信号求取各测点的频响函数,通过集总平均方式得到总体频响函数,然后经过总体频响函数估计,使用峰值拾取等模态拟合方法获取膜结构的各阶固有频率,并计算得到相应的模态向量和振型。

图2 模态测试原理

  1. 主要步骤
    1. 连接仪器设备导线;
    2. 打开真空罐盖,将薄膜安装在真空罐支架上,并调节驱动电机在薄膜在x和y方向上施加一定的张力;
    3. 关闭真空罐盖,调节真空罐真空压力至实验值;
    4. 使用激振器激励薄膜,同时用激光测振仪进行扫描测量,并分析数据,得到薄膜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模态;
    5. 重复调整真空压力,进行模态实验,直至完成所有的真空压力。
  2. 实验结果
    1. 频率特性曲线

 

 

图3 薄膜频率特性曲线(真空度-98.4kPa)

 

 

图4 薄膜频率特性曲线(真空度0kPa)

  1. 薄膜结构空气下和真空条件下的模态比较

表2 不同真空度下的模态对比(0kPa和-98.4kPa)

模态振型

真空度(0kPa)

真空度(-98.4)

1-1

 

 

1-2

 

 

2-1

 

 

2-2

 

 

1-3

 

 

3-1

 

 

2-3

 

 

3-2

 

 

1-4

 

 

  1. 不同真空下的薄膜结构固有频率变化

表3 不同真空条件下薄膜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

压力(kPa)

各阶模态固有频率(Hz)

真空度

气压

1-1

1-2

2-1

2-2

1-3

3-1

2-3

3-2

1-4

0

100

17.5

34.5

38

51.5

54

61.5

68

73.5

76

-51.3

50

22.5

42

47

61

63.5

75

78

84.5

 

-61.3

40

24

44

49

63.5

66

76.5

81

87.5

91.5

-71.3

30

26.5

47.5

53

68

70.5

79.5

86

92.5

96.5

-81.3

20

30

52.5

58

73

76

87.5

91.5

98.5

102

-91.3

10

34

56

62

77.5

81

90.5

 

103

111

-93.3

8

36

58.5

65.5

80

83.5

92

 

106

111

-95.3

6

37

61

66.5

81.5

85

92

 

108

112

-97.3

4

40

62

69

83.5

87

110.5

 

109.5

114

-99.7

1.6

41.5

63

70.5

84.5

88

102

 

110

115

                                                                                                                                                      注:试验条件:膜张力为X方向20Kg,Y方向14Kg

 

表4 极限真空下实验与理论结果对比

 

f11

f12

f21

f22

实验值

 

 

 

 

理论值

 

 

 

 

误差分析

 

 

 

 

 

表5 不同真空度下空气附加质量影响系数(标准大气压101.3kpa)

罐内真空度kpa

罐内气压kpa

α(f11

α(f12

 

 

 

 

 

 

 

 

 
 
  1. 讨论分析
    1. 绘制不同真空下的曲线

图3不同真空条件下薄膜结构的各阶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

  1. 结果分析讨论

(略)

  1. 实验体会

(略)

实验测评

模块

环节

完成情况

分数

实验简介

实验背景介绍

 

0/3

实验目的和内容

 

0/3

实验材料与设别

 

0/3

实验原理

 

0/3

实验方法与步骤

 

0/3

学习模式

实验设备认知

 

0/10

系统搭建学习

 

0/10

操作步骤与参数设置学习

 

0/10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写学习

 

0/10

考核模式

实验系统搭建

 

0/9.9

实验操作与测量

 

0/21.6

数据处理与报告

 

0/13.5

综合测评

 

 

0/100

  • 实验要求

  • 实验台

  • 实验报告

  • 返回顶部